《小学生老舍读本》品读课 | |
作者:caiyifei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875 更新时间:2016-12-08 8:57:34 文章录入:caiyifei 责任编辑:yanzi | |
|
|
教学目标: 1.品读《我的母亲》,从中体会老舍人物描写的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2.自由阅读本书第五编,欣赏老舍笔下的人物及人物描写的方法。 3.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用真实的事例写出他(她)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舍先生写人往往能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他说:“你要描写一个好人,就须热爱他,钻到他心里去,和他同感受,同呼吸,然后你就能够替他说话了。”老舍先生很爱自己的母亲,他是怎样替母亲说话的呢? 二、品读《我的母亲》片段 1.书上第100页,自己读《我的母亲》(一),想一想,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2.交流、指导: (1)母亲勤劳辛苦、做事认真负责:第二小节,独力抚养我们三个孩子。洗衣服,黑如铁的布袜洗衣得雪白。油灯下缝补衣服到半夜。收拾院子屋中。 (2)母亲大方好客:贫穷中款待客人,贺吊 (3)母亲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有求必应,宁肯吃亏不逗气。姑母死去时的事。 (4)母亲并不软弱,勇敢坚强:鬼子进门时,母亲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儿女。 详略详略的结构,第一点和第三点写得具体些,第二点和第四点写得简略些,详略得当。 3.全篇没有让母亲说一句话,但我们依然觉得母亲的形象很鲜明,为什么呢?作者虽然没有让母亲说话,可以他还是在真实的事情中抓住了一些细节来写的,找一找,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让你感动? “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洗得雪白”“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满城是血光火焰” 这些细节,有的是写母亲的神情、动作,有的只是写环境,但都很真实,点点滴滴的细节,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母亲,可亲、可敬的母亲,令人感动。 4.自己读《我的母亲》(二),找一找令你感动的细节。 (1)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 “含泪”,有不舍,有难过,有辛酸,有决心,有慈爱。 (2)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一串串眼泪”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欣慰! (3)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笑了”,母亲看到我是多么高兴!“愣住了”,母亲心里是多么失望,多么不舍。“叹出一口气”,又有多么无奈,还有对儿子的体谅。“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一点吃食,一声小子,将母亲的爱全都融化在里面。 由母亲的泪,母亲的表情,母亲短短的话语,一位慈母的形象已经完全印在我们心中。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深深的爱,也都流露笔端。 5.写人,就要像老舍先生这样,抓住人物真实的事例,抓住那些难以忘怀的细节,或是一个表情,或是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话,等等,把人物写到人的心里去。 三、泛读其它 1.老舍先生不仅仅写母亲,写其他人物,也是入木三分的。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五编《笔下那些人》。看看他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物? 2.生读书圈画。 3.交流、指导 (1)《谁喜欢这样的小木头人》 小木头人:瘦小却很有精神,调皮淘气,勇敢,能干,运动能力强,不用功,不喜欢读书,做事热心,勤快 (2)《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骆驼祥子:可怜的小人物,拼命地拉车,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生存的一个人。 他的艰难可以从书中的环境描写中可以看出。烈日和暴风雨的描写非常有层次、生动细致。 (3)《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马宗融先生:没有时间观念,好热闹,热心,有好奇心,多管闲事,有童心。 (4)《马裤先生》 马裤先生: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爱使唤人、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的一个讨人厌的“恶俗”的人。 主要通过马裤先生的语言、动作来正面描写,通过茶房的表现和“我”的心理进行侧面衬托,“茶房”的表现有他说的话、说话时的语气以及表情。 (5)《亲家爹》 亲家爹:喜欢“玩耍”的“老小孩”,也是不懂人情世故,没有任何劳动本领,只懂吃喝玩乐的“废物”。 四、仿写 生活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也像老舍一样,选取真实的事例,留心独特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反映这个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适当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 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勤劳、辛苦、认真、负责 详 大方好客 略 最会吃亏(乐于助人、心胸宽阔) 详 并不软弱(勇敢坚强) 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