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短暂而又充实美好的暑假生活结束了。假期,我又拜读了郁洪千校长的《杏坛苇思》。《杏坛苇思》这本书分为:“观•思”、“教•思”、“读•思”三个部分,它让我看到了郁洪千校长的智慧人生。此书中,郁洪千校长旁征博引,加以各种例子佐证自己的教学理念,从中国传统典籍,到教学实例,学校管理实例,再到新闻故事,趣味文学等等。书中五十个故事,每则故事都闪烁着他的思想,深刻并且独到,我受益颇多!
暂从我现在的所感所悟,我对郁洪千校长在书中所提到的略有几点想法。
一、“让思考再前进一小步”。
将这一点放在第一是因为这是看书过程中第一次被郁洪千校长的想法所震撼到。作为一名曾经的学生,我可以说是对教室里所布置的名人名言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过这些所说的名人名言究竟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只是习惯性地认为:“哦,这是老师布置在教室中的能够激励我们学习的真理,必定是极其准确的,鼓舞人心的,我只晓记住它,并且用它来激励自己的学习即可。”带着这样的想法,于是我们走入了盲目的信奉中。但是,现在作为一名老师,不妨顺着思路再进一步,这样沿袭以往自己所受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呢?其实未必。因为有的名人名言,确确实实是伪命题,时代在进步,有些所谓的“名人名言”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比如,书中所给的例子——只顾耕耘,不顾收获,这就是典型的伪命题。在小学中,我觉得,与其给出让小学生还无法完全理解,更不要说是去思考正确与否的名人名言,不如就着眼于展示给小学生更加具体实际的行为准则的规范话语。
二、“放低30公分”。
郁洪千校长用一个有趣地例子牵引到师生关系上去。传统地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地师生关系,但是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强调民主平等地关系,不管是什么科目,从知的角度看,闻道有先后,教师和学生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的关系,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平等民主的关系早就了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所以,作为老师,不如从传统理念的位置降低“30公分”,用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不再一味用老师的身份去“威压”学生,也许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做一个有尊严的幸福教师”。
关于“幸福教师”的定义,或许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俗语有云:“干一行,爱一行”。的确,只有保持高涨的热爱,才能带动情绪,才能投入工作,才能给学生正能量。所以,要用“真爱”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学习。我想用郁校长在这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个有尊严的幸福的老师”来作为自己今后五年内的目标:1、有高尚的道德品德,做到仁义礼智信;2、有儒雅的气质修养,摆脱曾经学生的青涩,给自己的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榜样;3、有出众的能力才干,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保持时刻与时俱进。做一个有尊严的幸福老师,虽然道路漫长,但好在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来日方长,我必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成为让学生感到幸福,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快乐老师。
关于这本书的思考,不会到此戛然而止,因为这本书中,包含了太多作为优秀前辈的郁洪千校长从教多年来的心得和体会。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作为晚辈,很幸运能够阅读此书,跟着郁校长的思路一起思考教育教学,虽然未能十分全面深入,但却也是受益良多。今后,我定时时翻阅,温故知新,让思考永不止步。